10月24日上午,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。
出席新聞發布會的負責同志有: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,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,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、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,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部長王建新,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兼調研室主任唐方裕,以及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孫業禮。
通過這次中共中央的解讀,相信能讓大家對于報告有一個更全面、更深入的理解。
1 “中國式現代化”五大特征之一
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,介紹解讀黨的報告,是今年中共中央的首場新聞發布會。這也是黨的十八大之后,首次以中共中央的名義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黨代會的報告。
報告指出,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,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。
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,而中國的現代化,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,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,所以我們稱為“中國式現代化”。
“中國式現代化”,包含五大特征:
第一,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。
第二,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。
第三,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。
第四,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。
第五,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。
其中,第四條,說的就是生態環保工作的重要性。
縱觀世界現代化史,工業化、城市化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是一個通病,我們之前也走過不少彎路。但是,十八大后,我們堅決遏制住了生態環境破壞的勢頭,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、轉折性、全局性的變化,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,并融入了我們的制度、政策和文化之中?!拔覀兘窈筮€要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?!睂O業禮說。
“中國式現代化”是未來中國發展的核心方向,而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則是“中國式現代化”的五大特征之一,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。如果少了這部分工作,“中國式現代化”就是不完整的。
因此,生態環保工作非常重要,它將成為未來建設“中國式現代化”的核心工作之一。
2 如何實現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?
既然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如此重要,那又應該如何確保這一戰略得到有效實施?
穆虹表示,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,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,更加自覺地推進綠色發展、循環發展、低碳發展,堅持走生產發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。
對此,黨的報告也作出了系統部署:
一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。加快推動產業結構、能源結構、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,實施全面節約戰略,倡導綠色消費,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。
二是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。強調精準治污、科學治污、依法治污。持續深入開展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,推進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,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。
三是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、穩定性、持續性。加快重要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,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。
四是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。協調推進降碳、減污、擴綠、增長,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,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,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“雙控”制度。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治理。
總之,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既是中國人民的課題,也是全人類面臨的課題,我們會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,也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。
從穆虹的這番表述可以看出,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其實包含了4大塊工作,一是轉型,或者叫“綠色增長”;二是減污,也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所說的環保;三是生態,或者叫擴綠;第四則是降碳。
也就是說,隨著生態環保工作的不斷深化,我們工作的內涵和外延也逐步擴大了,從最早單純地削減污染物排放,到十九大之后增加了生態的內容,再到近兩年來“雙碳”目標提出,環保工作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了。對此,環保企業也應該做出應對,從傳統地單純注重污染物減排,治水、治氣、治理固廢,到增加生態修復方面的能力,再到開拓碳減排方面的業務。
既然政府方面有這些需求,就意味著這些領域存在商機,誰能率先長出這方面的能力,滿足市場需求,誰就能率先占得先機。還有生產方式的綠色轉型,它要求環保企業往上游走,改變傳統的末端治理思路,融入到生產環節之中。如果能做到這一點,就能在未來的綠色增長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總之,報告已經提出了未來中國發展的大方向,以及生態環保工作發展的四大方向,環保企業也應該注意這些新趨勢,把握新趨勢,匹配相關能力,才能抓住未來新釋放出來的市場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