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個周末,大家都很關注醫保談判的消息,就在2023年1月8日,國家醫保局官宣,阿茲夫定片和清肺排毒顆粒談判成功。遺憾的是,備受市場期待的新冠口服藥Paxlovid(即奈瑪特韋片/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)談判失敗。
總的來看,還是個好消息。自新冠疫情以來,國內醫藥業發展備受關注,站在強聚光燈下的環保企業們,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會被放大。創新能力,利潤率,發展前景,研發方向,產品安全保障,產能,企業背景,企業管理層等等,當然還有藥企的污染治理。
很多人應該都知道,尤其是業內人士,環保問題一度成為制藥企業發展的最大攔路石。21世紀以來,制藥行業發展態勢迅猛,利潤總額在41個工業大類中數一數二,同比增速遠高于平均增速,說起來搞起環保應該是最不差錢的那種。但實際上,醫藥類廢水,醫藥類固廢,醫藥類廢氣,處理難度卻也是數一數二的。
近年來,我國搶抓環境改善,自“雙碳”目標提出以來,更是在全力壓榨國內工業生產的“清潔轉型”潛力,制藥工業重要構成部分——化學原料藥更是被打了“重點”標的,可以說全產業承壓。過不了環保這一關,可持續發展就是空談。
來自中國藥品風險預警平臺提供的數據,2013年起,制藥企業被環保部門行政處罰的次數飆升,2017年基本達到了峰值,然后有了下降趨勢,但截至2021年上半年,情勢仍沒有根本好轉。在這之中,全國原料藥和制劑企業數量排名靠前的省份,如江蘇、廣東、山東、四川、吉林、湖北、河北、河南、遼寧、安徽等,更是“壓力山大”。
當然,在強監管下,制藥企業的環保意識正在提高,環保措施也逐步跟上。
隨著制藥行業發展越來越規范,這些自然不會是個例,而示范企業積累的經驗和教訓,探索出的發展樣本會帶來更高的參考價值。與此同時,制藥廢水、制藥廢氣、制藥廢渣處理處置技術仍需要不斷升級,以滿足嚴格的環保標準。
歲月朝前看,期待高難度廢水,危險廢棄物,有機廢氣處理處置的技術在2023年能更上一層樓。